揚州城彩衣街名稱的由來
發布時間:2011-9-20 6:09:20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8286 【字體:
大 中 小】
彩衣街因裁縫店而得名!走在彩衣街上,隨便問一位長者,他都會告訴你,這條街以前叫裁衣街,后來叫著叫著就成了彩衣街。
彩衣街真正的繁榮是清康雍乾年間,那時候形成了一條做衣服的商業街。乾隆年間有個大將福康安立下了很多戰功,當時身名顯赫,他特別喜歡穿絳紅色的衣服,后來民間也紛紛效仿,彩衣街服裝店的生意也很紅火。到了咸豐年間,由于內憂外患,彩衣街開始漸漸衰落。
在彩衣街與北柳巷的路口有一個補鍋店,年過花甲的店主張益書正在為水壺補底,老張一邊敲著榔頭一邊說,他祖輩就住在這里,以前祖上在這里開過豆腐店,自己后來學了補鍋的手藝,如今補鍋店已經開了有40多年了。不一會,老張便補好了壺底。
“現在這些老行當已經不多見了,花十元錢補個水壺,回家還能繼續用。”來修壺的市民張女士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會來補了,他們會扔了壞的,去買新的了。
老張回憶說,自己記事的時候,這條街上都是店,有燒餅店、餃面店、牛肉店、棉花席子店、邱家的茶食店,于大頭家的布店、蘇家醬油店……非常熱鬧。老張指著彩衣街與天寧寺街交叉口的一個帶閣樓的老房子說,別看這房子破舊,它可是明代的建筑。以前這里是個肉鋪,屋檐下有不少鐵鉤,當時就是用來掛肉的,后來肉鋪不開了,不少鐵鉤都被拆了,不過還有部分沒拆。
揚州學者黃繼林說,這個老房子歷史很久,即便不是明代的,也是清初的時候翻建的,在老房子旁邊有個茶爐,當年浦琳就是在這里講皮五辣子這個評話的。
如今彩衣街的服裝店已經寥寥無幾了,不過在老街的中段有一個啟明唐裝店。記者走進店內,陸啟明老先生正站在工作臺邊裁著布樣,在老先生的身后,掛著老先生與李嘉存等影視明星的合影。陸啟明說,這是去年李嘉存在揚州開畫展的時候拍的。談到與李嘉存的交情,陸啟明說,幾年前,李嘉存來揚州,經人介紹來他店時做唐裝,當時做了四件,回到北京后,李嘉存特別喜愛,逢人便夸說是揚州的一位師傅做的。
回憶起在彩衣街做裁縫的日子,陸啟明說,當時是與父親學的手藝,解放后去了服裝廠,1994年因為父親年事已高,自己年紀也大了,就從廠里回來自己開店了。那時候彩衣街還有十家左右的裁縫店,到了1997年,一些店都因為堅持不下去關門了,因為自己的店鋪開的時間長,老客戶多,所以生意還是不錯。如今陸啟明已經年過古稀,每天還要在操作臺前站上幾個小時,將布料裁剪好。“可別小看這裁剪,看起來給顧客量著尺寸,然后剪刀剪一下,但里面的學問可大了。”陸啟明說,“就好比你是做記者的,如果有一位與你身材胖瘦差不多的拉板車的師傅,剪的尺寸是有區別的,你們記者每天要寫稿,手臂是向前伸的,而拉板車的師傅,每天的手臂是往后展的,這肩部的裁剪如果不注意,那么就會穿了不舒服。”
從國慶路走進彩衣街,在老街的北側,一排明清風味的門面房,機面店、香酥齋、百味老鵝等小吃店面又極有傳統老街的風味。而在老街的南側顯得很現代,茶樓,網吧、飯店等店面給這條老街增添了不少極為時尚的元素,在這些帶有現代風格的建筑與裝飾的環繞中,一個磚刻門樓就立刻讓你感覺到了歷史的氛圍。
在彩衣街30號的楊氏住宅門前,晏炳森告訴記者:“這兒曾是晚清廣東鹽運使楊紫木的住宅,在彩衣街上,可能是保存最完好的老房子之一了。”
楊家的老房子,被統稱為“楊氏住宅”,早在1962年就被命名為市級保護單位。如今,最能顯現楊紫木顯赫身份的,要數彩衣街上的住宅大門門樓。雖歷經歲月風霜磨礪,高大的門樓至今仍很完好,其中海棠鏤空人物,抬頭向上看,仍然能清晰看到磚雕中仕女的嬌俏五官。“這是水磨磚砌。門樓上的磚雕有回紋圖案,正中有海棠鏤空人物故事,兩邊墻垛上部有鏤雕花球,是揚州現存磚雕精品之作。”晏老說。
如今住在彩衣街30號的只剩一戶人家。“之前住了有5、6戶,后來陸續搬走了,如今只剩我一戶了。”年過七旬的老者告訴記者,“我是1961年從南京來揚州工作,就一直住在這里,這里的房子一直也沒有修過,幾年前,大門壞掉了,我們就找了鐵皮包了一層,我們還特意在門上用花紋組成五只蝙蝠的圖案,喻意五‘福’臨門。”
晏老對彩衣街很熟悉,他特地帶記者找到楊氏住宅北面巷子里的一戶人家。“你看,這塊門匾挺有趣的,上面有‘蟄園’兩字,應該是屋主人一種自謙的說法。”晏老告訴記者,這戶人家的宅子原本也是楊家的,屋主人買了其中的后幾間,所以起名蟄園,表示深藏其中,秘而不宣的意思。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中國.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