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4 10:17:39 作者:王強 瀏覽量:5239 【字體:
大 中 小】
今年八月是揚州歷史文化名人、狀元王式丹逝世300周年,欣逢揚州家風展示館向社會開放,筆者走進汶河路阮元家廟旁的家風展示館,瞻仰一代鄉賢。只見展廳內寶應王氏“惟愿子孫輩宣力國家”的大字迎面撲來,彰顯一代先賢修身報國的道德情懷和歷代相傳的家風懿行。
王式丹,字方若,號樓村,生于清順治二年(1645),其始祖王德全從蘇州遷居寶應白田,后人稱白田王氏。祖父王有容年輕時就“力學砥行”,提倡敦篤躬行。康熙二年(1663),78歲的王有容被選為江西泰和知縣,其子王凝鼎等阻其行。王有容說:“余志存利物,今得作親民官,敢以老辭耶?”王有容治泰和縣一年,卻耗羨(指賦稅的加耗部分),薄徭役,修葺學宮,最后累死在知縣任上。臨死前王有容的遺言是:“大丈夫馬革裹尸,余死于官,不足憾,但勿以欲厚殮之故,累我生平足矣!”
王式丹的父親王凝鼎,康熙九年(1670)貢生,候選儒學訓導。時寶應迭罹水患,百姓流亡載道。王凝鼎向縣令孫蕙呈書數萬言,以期解百姓倒懸之苦。孫蕙一一聽從施行,災民得以休養生息。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使王式丹從小就立下了報效國家、濟世利民的志向和情懷。
受家門熏陶,王式丹9歲就能寫文章,十多歲應童子試,28歲補博士弟子員,名震大江南北。江蘇巡撫宋犖輯《江左十五子詩選》,以王式丹為第一。然而,王式丹的仕途并不一帆風順,其一生更是波瀾曲折。王式丹在《芍藥》詩中吟唱:“開時不用嫌君晚,君在青云最上頭。”表現出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時人稱之為“王芍藥”。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王式丹以59歲高齡連捷會元、狀元。殿試時,王式丹卷列第五,康熙帝指名閱讀王式丹試卷,讀后大加稱贊,問群臣,“此卷作卷頭,天下人服否?”群臣皆對曰:“無有不服者”,遂拔置一甲一名,后人稱之為“白頭狀元”。王式丹的狀元及第,讓普天下苦讀了大半輩子的貧家子弟看到了希望。
王式丹考取狀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武英殿副總裁等職,先后參與修纂《皇輿圖表》《佩文韻府》《朱子全書》《淵鑒類函》等多部典籍,并分校二十一史,成績斐然。焦循在《揚州足征錄》中記錄王式丹勤奮工作的情景:“凡修纂之書,皆援據奧博,考核精密,遇缺殘舛訛,必旁證索引,摘疵證偽,且親自抄錄,不肯一毫茍且。”
盡管成績斐然,工作勤勉,但由于封建官場的腐敗加之同僚嫉賢妒能,王式丹在翰林院十年未曾升遷,抱負和才華得不到施展。康熙五十一年,他被免職還鄉,此時的王式丹身無十金,宅無一椽,只好寄居揚州,面對前來慰問的親屬朋友,王式丹說:“某以微末,蒙上厚恩,無絲毫報答,今又蒙恩罷歸田里,自度犬馬齒衰,不復能效用,惟愿子孫輩宣力國家,以當銜環結草之報,他無所計也!”在寶應縱棹園,他對家鄉子弟說:“吾本寒素諸生,聲伎之奉,宴游之樂,所未嘗有也。惟訓誨后生子弟,庶幾有所興起,俾前人讀書一脈不至斷絕耳!”表現出一代鄉賢的高尚品德。
康熙五十七年(1718),王式丹病逝家中,享年74歲。侄兒王懋竑在《翰林院修撰樓村王公行狀》中對王式丹一生的道德操守與學術成就進行了概括總結:“其于富貴貧賤,毀譽休戚,不一動其意。與人交,輸寫心腹,無有隱藏。賢愚愿險,一以誠信待之,未嘗有所怨嫌。與田父野老周旋酬答,循循恭謹而行之于自然”。盡管一生貧困,他卻“憂時憫俗,常有利濟及物之思”,其“為古文詞不為摹仿,而自有清韻,云行水流”。王式丹為世人留下《王樓村稿》一卷、《樓村詩集》二十五卷。
王式丹平時十分重視對兒孫家風的教育,其兒孫也秉承先訓,不辱使命。長子王懋諶,康熙五十年(1711)舉人,工詩文,尤擅長古樂府,著有《岸堂詩文集》。次子王懋訥,康熙三十八年舉人,授武英殿纂修。
王式丹教育兒孫的家訓、格言很多,其著名的有:“汝輩藉先人余蔭,幸列仕藉,為州縣官,必勉為清白吏,砥節首公,以無負泰和公(祖父)之遺教。且吾受國家厚恩,無以報稱,是在汝輩,夙夜匪懈,靖共爾位,以申吾未竟之志。無或因循,少有曠職,使吾有遺恨也!”
“古人嘉言懿行,《經》《傳》所載多矣,汝輩宜勉力效之。力量有大小,成就有高下,不必其同,若夫吾家祖父相傳忠厚之緒,則萬萬不可失也!”
“吾輩家居,無力可以及人,只一日間行得幾件方便事,說得幾句正經話,即是見在功德矣!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此語當書紳也!”
在王氏家風的傳承影響下,一代代王氏后裔出任州、縣學官或地方官員,他們始終牢記先祖遺訓,知行合一,濟世利民;清貧自守,薪火相承,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子,為家鄉贏得了贊譽。
附:寶應王式丹生平簡介
王式丹是寶應婦孺皆知的人物,他是寶應唯一的一名狀元,人們也以有他為榮,在孔廟的匾額“三鼎甲”上第一個便寫著他的名字。
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號樓村。江蘇省寶應縣廣洋湖鎮雙樓村人(清代為曹村鄉二圖)。祖先自蘇州遷寶應,明洪武初年遷寶應白田。高祖王乾以篤行稱壽百歲,祖父王有容七十多歲任江西泰和縣知縣,著有《貽清堂存稿》、《炳燭篇》。
王式丹生于清順治二年。出生時頂有異香,經月不散。少長,耳白過面,相者曰:“當以文名天下”。王式丹年輕時才華橫溢,九歲能文章,十余歲應童子試,即冠其軍。二十余歲時其詩詞就“弘深清壯,沉郁頓挫,以為絕倫”。其文章風雅,高山景行,士林罕有儔匹。江蘇巡撫宋犖輯《江左十五子詩選》,以王式丹冠其首。其詩文一出,爭相傳誦,無論長篇短歌皆精彩絕艷,震耀當時。
王式丹五十八歲時鄉試中舉。五十九歲會試、殿試皆第一。康熙皇帝欽點:“此卷作狀頭,天下人服否?”從考官皆對曰:“無有不服者。”以華首之年連中二元,世人榮之,更為寶應人贏得了榮耀。人稱“花甲狀元”或“白頭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歷充《皇輿圖表》、《佩文韻府》、《大清一統志》、《淵鑒類函》、《朱子全書》、《二十一史》纂修官等職。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享年七十四歲。著作有《樓村詩文集》《靈痘錄》等。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
www.uvd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