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抗日時期我黨舉辦培養干部的學校,也許大家都能想到的是抗大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但是在當時的蘇中,新四軍為吸引國內眾多知識青年積極參與抗日救國,培養抗戰救國干部,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也舉辦了一個學校,這就是蘇中公學。位于江蘇省寶應縣東北20余公里的曹甸鎮有座蘇中公學紀念碑。
通過一路幽靜的鄉間小道,在一片田野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略顯陳舊但是巍巍聳立的紀念碑,碑上有蘇中公學老校長、原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夏征農親筆題寫的“蘇中公學紀念碑”七個大字,塔頂裝飾著當年蘇中公學的金黃色校徽標志,高高屹立在天空中,熠熠生輝。慢步走近紀念碑,碑身兩側有兩塊漢白玉大理石,上面鐫刻著和公學學員學習、練兵的圖案,真實的反映了當時學院學習的情景。
1944年春,隨著抗日救亡運動進入關鍵階段,蘇中區黨委和蘇中軍區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蘇中抗日根據地,培養抗戰救國人才,以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決定在蘇中創辦一所新型軍事大學。同年2月10日,蘇中區黨委、蘇中軍區作出決定,在原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的基礎上,創建蘇中公學。由新四軍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兼任校長,蘇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長,校委會書記,夏征農任教育長。學校主要培養區級以上干部,內設政治、軍事、文化等系。學生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縣區選送的干部;二是社會青年;三是淪陷區輸送的進步青年知識分子等。學生按班、排、連編制,每期學習6個月。1944年6月1日,蘇中公學在曹甸金吾莊隆重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早上七時左右,一千多名學員和九分校畢業生,邁著雄壯的步伐,高唱著抗大校歌,來到典禮會場。典禮開始后,粟裕、管文蔚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要求學員在敵后艱苦環境下,通過學習革命理論和各類知識,鍛煉自己,在革命的大熔爐里鍛煉成長為革命的軍政干部。
寶應黨史辦張磊主任介紹,蘇中公學先后辦了五期,共組建了四十四個學員編隊。蘇中公學學員在沒有固定的校址和沒有像樣的教室等艱苦環境下,開展了一系列的鍛煉,他們學文習武、開荒生產,與駐地人民建立了魚水之情,為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6年5月11日,蘇中公學與雪楓大學(原抗大四分校)、蘇 浙軍區隨營學校合并為華中雪楓大學。兩年中,蘇中公學為軍隊和地方培養輸送了四千多名干部。這些治黨、治國、治軍的優秀干部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經濟建設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1998年,多位蘇中公學老校友在得知革命老區曹甸鎮金吾莊經濟發展比較落后,近千名校友及新四軍老戰士共同捐資13萬余元,在蘇中公學紀念碑旁新建了“蘇公希望小學”,為革命老區再做貢獻。當年11月28日,舉行了落成典禮,參加典禮的達2000多人,場面蔚為壯觀。如今蘇中公學紀念地,已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信息來源:www.uvdg.com.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