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古鎮簡介
從蘇中寶應縣城沿大運河南下約20公里,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范水鎮。范水鎮肇源于漢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運河繁忙的漕運必經范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賈云集,經濟發達,集鎮規模不斷增大,深厚的歷史底蘊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范水以前亦成為汜水。
江蘇省范水鎮是鑲嵌在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上的一個明星古鎮。地處揚州市北部,是揚州市最大的鄉鎮之一,距寶應縣城南18公里。總面積172平方公里,人口近10萬,轄21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集鎮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居住人數包括流動人口達4萬人。范水鎮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淮江公路和京滬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繁榮、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環境宜人、素有“金范水”和“寶應首鎮”之稱,曾先后被命名為:江蘇省百家名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新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衛生城鎮、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全國生態示范鎮、江蘇省無公害農業科技示范區、揚州市農村現代化建設試點鎮、揚州市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示范鎮、揚州市自然保護區。
范水鎮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已形成同資源利用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富有地方特點取得良性發展的格局,并逐步發展成為蘇中地區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商貿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在新世紀,范水鎮將全面建成經濟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綜合大鎮。范水人民愿與各界人士攜起手來,以各項優惠政策、完善配套的服務、舒適優美的環境污染境,熱忱歡迎四海賓朋前來投資興業,共創匯美好明天。
范水工業建設
范水鎮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全鎮工業規模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持續發展。鎮政府在完善原有范水工業區的基礎上,下在規劃和實施工業區二期工程,營造了良好的投資載體。范水鎮已初步形成以紡織、電器、汽配、玻璃、木業加工等支柱產業,工業企業200多家。主要產品有:坯布、紗線、電子元器件及光電開關、銅鋁漆包線、高低壓配電柜、特種車輛及車船配件、鋼結構、橋架、母線槽、玻管、玻璃和水晶工藝品等。其中,國家大型企業、省明星企業江蘇銀寶集團是一個集紡織、服裝和汽車多元發展的省級集團。
以新華寶玻管公司為基礎,正在形成玻璃原料系列產品,該鎮將成為江蘇省最大的玻璃原料生產基地之一。以型鋼廠為龍頭的汽配產業正逐漸成為重點支柱產業。該鎮的電子、電氣、化工、木制品等產品在市場享有一定聲譽。
揚州市范水工業園位于范水集鎮北側,交通便捷,京滬高速、京杭大運河、淮江公路、范柳公路穿園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園區從1999年開始規劃籌建,由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編制,總規劃面積為1800畝,已實現了“五通一平”,區內分為輕工紡織區、機械加工區、玻璃制品區、精細化工區、創業園區、倉儲區、綜合服務區等七大功能區。
范水生態農業
范水鎮耕地面積10萬畝,水面3萬畝,林地1萬多畝。范水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呈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持征,境內年平均氣溫14.4°C,常年降水量平均938mm,日照總時數平均2188.2小時,適應動植物繁衍生長。土壤以雜土和黃雜土為主,適宜種植水稻、三麥、棉花、油菜等農作物,該鎮水產、棉花、蠶桑、畜禽、蔬菜等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范水鎮運西地區湖蕩密布,河網交錯,土地肥沃,環境優美,被全國生態專家稱為難得的一塊“凈土”、“活水’,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經檢測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土壤富含有機質,豐富的水資源、茂盛的林地使之成為江蘇省著名的生態農業基地,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深受消費者歡迎,“放心牌”大米獲得綠色食品標志,‘清真源’牌無公害優質米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特色生態農業正在向深層次綜合性開發方向發展,水產、林果、野生蔬菜正逐步走上產業化、規模化。
范水歷史文化
范水鎮歷來自然景色優美,頗具水鄉特色。正如寶應、陶林等地有“十景”之說一樣,范水鎮舊時亦有“八景”一說。民國期間,范水有一位圖畫愛好者,曾作八幅范水風景寫生畫,題為《范水八景》,八景為:紀莊春柳、魁樓鴉墨、東園荷月、瓦甸歸樵、東溪漁艇、靜居梵音、范光夕照、運河雪渡。 如今,舊時的景致已無法再現,然而,顧名思義,我們仍依稀可見當日的氣象。更為可喜的是,謝復文、朱健吾等人每景曾以一詩記之,如今讀詩懷古,更可想見當年的美麗景致。現將他們的八首寫景詩抄錄如下:
紀莊春柳:池清如鏡綠絲搖,岸柳叢中幾樹桃。喜鵲枝頭迎客至,千條萬縷舞纖腰。
魁樓鴉墨:暮靄群烏遮滿樓,插云巨墨聳河頭。弦歌不覺鴉聲噪,代有才人布九州。
東園荷月:田田綠葉掩浮萍,蛙鼓蟬聲對月鳴。裊娜花苞羞未放,迎風已覺暗香凝。
瓦甸歸樵:霞光波影渡船催,市罷新柴沽酒歸。橫臥艙艄歌一曲,驚起野鴨滿天飛。
東溪漁艇:點點漁舟迎朝陽,寒波細浪濕衣裳。飛撒漁網船艙滿,人歡魚躍趕市場。
靜居梵音:茂林修竹繞清流,落日余暉染樹頭。不見黃墻與碧瓦,隔溪遙聽磬聲幽。
范光夕照:草灘青青牧笛歸,野鴨如云映落暉。炊煙裊裊風帆過,夕陽照水紅燭燃。
運河雪渡:玉龍飛舞蔽蒼穹,皓笠銀蓑一艄公。凍手未蘇渾不覺,破冰迎客話年豐。
范光湖的歷史淵源
寶應境內在從古瀉湖逐漸演化淤淺形成洼地平原后,殘留下一些小型湖蕩和沼澤濕地。宋真宗、光宗時大筑漕堤,古夾耶河潴水漸多,始有范光湖。后來,淮河入海故通為黃泛泥沙淤高,泄水不暢,上游發水,超過了洪澤湖大堤和運河堤防的限度,不斷決口泛濫,造成寶應境內湖蕩水面大增。至明隆慶時,境內有三蕩九湖,范光湖為其一。至清末時,境內有八湖,范光湖(即寶應湖)為一。后來以劉堡為界,北因臨近寶應城取名寶應湖,南稱范光湖。南北闊10里,東西長30里。
范光湖及其周圍的湖灘、農田為一行政區域。這一區域屬氾西莊,民國期間先屬第三市,后屬第七區,1949年后屬范水區,1961年建氾光湖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2000年撤鄉并鎮,范光湖鄉變為范水鎮的一個片。以下是有關范光湖的一些詩詞歌賦:
1、氾光湖
在縣西南十五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闊十里,東北連清水湖,南會津湖,西通灑火湖。(《隆慶志》)
2、氾光湖賦(吳敏道)
玉虛公子,自東吳而來,造于浚野鄙人,曰:"蓋聞地以人勝,美以言傳。京湖耀于光祿之宴,沔波著于郎官之題,鏡水鏗于賀監之隱,洞庭播于孟客之詞。墨卿之所濡灑,文匠之所掞。足以宏獎風流,澡滌幽姿,增恢名勝,標示來茲。若此地有"氾光湖,漪漪乎,乎,亦天下之鉅奇也。……或泥六斗,或浪三級,或竹箭之流,或桃花之色。……水晶一色而無際,琉璃萬頃而相連。……農似汶陽,稻似清流;苗如伊闕,種如房州。不知其幾千萬邱。……永永乎國家之命脈,遙遙乎運道之咽喉。又若西域南陽之賈,大城大夏之商,異物奇貨,來于八方;萬金之載,百寶之裝,亦皆候五兩之動靜,凌萬頃之蒼茫。豈能飛渡而不由于斯鄉?
3、過寶應湖(李東陽)
地圻山平野,煙深水抱城。 湖天四面闊,風舸一時輕。鸛鶴飛揚意,魚龍出沒情。 相看總相得,吾亦愛歸程。(李東陽,字賓之,明茶陵人。天順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與寶應進士仲本過從甚密。著有《詩話燕對錄》等。)
4、夜渡寶應湖(倪 岳)
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靜不驚。 霜旆近于天上轉,風帆遙向月中行。一泓清淺魚龍隱,兩岸空寒鸛鶴鳴。 猶勝坡翁雪堂夢,相逢有客不知名。(倪岳,字舜咨,明上元人。天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有《清溪漫稿》)
5、寶應湖(王世貞)
波搖匹練界長空,天闊千帆處處風。人霧樓臺先暝黑,隔林楓葉后霜紅。(王世貞,字元美,明太倉人。嘉靖進士,官刑部主事。著有《龠山堂別集》、《觚不觚錄》等)
6、氾光湖(高谷)
湖才過卻,萬頃復湯湯。風卷濤聲急,云連樹影長。狎鷗驚使節,鮮鯉避鳴榔。白首朝天去,凝眸望帝鄉。
7、過氾光湖懷古(王士禎)
嗚呼正德中,嬖豎隳皇綱。華容既遐謫,劉謝成高翔。 談笑誅刑余,臺閣資文襄。逆濠睨神器,弄兵下鄱陽。勢異北平順,跡同吳濞狂。 桓桓文成公,將帥皆龍驤。義旗出章貢,狡童旋已亡。 如何萬乘尊,南巡來建康? 羅綺照紅水,姝麗傾淮揚。誰賡白云謠,載詠黃竹章。茲湖兩駐蹕,名因翠華長。 龍舸與鳳,樂哉方未央。膠舟古所戒,遺恨憐昭王。 事往二百年,寒波但菰蔣。月暗津鼓急,楓落漁燈驚, 緬懷豫且嘆,吊古重悲傷。至今泰陵樹,松柏無斧。(王士禎,字貽上,別號漁洋山人,清山東新城人。順治進士,官刑部尚書。后改名士正。其詩為一代宗匠。)
8、雨過氾光湖(喬出塵)
風雨太無賴,青天不肯晴。人家門半啟,客路馬頻驚。蝦菜明湖酒,笙簧綠樹鶯。 恰來逢寂寞,僧寺坐鐘聲。(喬出塵,本縣人。附《喬蔭傳》)
江蘇省重點中學-范水高級中學
江蘇省范水高級中學是建國后江蘇省首批興建的普通中學,經過五十多年的風雨洗禮,范水高級中學(汜水高級中學)已經成長為初具規模、現代氣息濃厚的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師資力量堅實,有專任教師120多人。作為有五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江蘇省重點高中—范水高級中學在跨入新世紀以來,始終堅持以“樹質量品牌、創蘇中名校、辦人民滿意范中”為努力方向,積極推進學校規范化和精致化管理,謀求學校的再發展。幾年來,學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一心一意求質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林立的高樓組成了她的骨骼,參天的綠樹、如茵的芳草構成她的毛發,整潔的道路暢通了她的血脈,明亮的窗戶則像她懷抱里的莘莘學子,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整潔寬敞的教室、電子閱覽室、語音教室,綜合實驗樓、圖書樓等為學生騰飛搭建了平臺,Internet 網絡和校園教育網則為學生騰飛插上了翅膀,學生公寓、餐廳及多功能服務區為學生學習保駕護航,運動場、健身房則充分保證了師生張弛有致,勞逸結合。
信息來源:www.uvdg.com.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